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63章 神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临行之前,又去超市买了几大袋速冻食品和糕点饮料给罕宝他们送去,并换了台大尺寸的液晶电视,又塞给罕宝一万块钱,叮嘱他们尽量少出门。

    罕宝听说我要出去一段时间,问可不可以带上他,我想到唐婉丽要随行,哪敢带他,便遮掩到:等给他们几个制作的假身份证寄来后才敢带他们出去。

    经过一整天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贵州凯里黔东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按照导航的指引,来到凯里学院。

    吴峰的名字中虽然有个峰子,其实个子很矮小,一米六多一点。看见唐婉丽下车的时候,眼睛就卡住了,嘴巴也合不拢来,然后就开骂:

    “狗日的,原来你小子藏了个这么千娇百媚的新娘子,还给老子打埋伏。”

    吴峰的嚷嚷不是没有道理,为了给我长脸,也为了在同学面前显摆,唐婉丽刻意在出发之前烫了个时髦的韩发,画了装,还贴了睫毛,整个一电影明星派头,连我都有惊鸿一瞥的感觉,何况他个土货了。

    “哪里?凯里也是个美人窝子呢,你只是见多不怪了。”这倒也是实话,就贵州而言,黔东南确是出美女的地方。

    “那也比不得重庆美女洋气,还不给介绍一下。”吴峰跟我说话,眼睛却盯着唐婉丽。唐婉丽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脸上的神色却高兴得很。

    “唐婉丽,在重庆做导游。”我简单介绍,唐婉丽便主动向吴峰伸出手来。

    “不行,得抱一个,为惩罚你打埋伏。”吴峰提出了无理要求。

    “抱一个得拿个大红包噢!”民族地区的风俗比较豪放,我也不会太介意,只是唐婉丽有点尴尬。

    吴峰则大咧咧迎了上去,轻轻抱了唐婉丽一下,然后说道:“今天在民族风情园为二位接风,吃新鲜的河鱼。”

    同桌还有吴峰的那个同事吕雁行以及几个大学校友,吴峰为我介绍完大家后就拿出两瓶五彩贵州酒来,说今天难得一聚,要一醉方休。我尽管没多大酒量,但碍不过这情面,只得接招,却不料唐婉丽竟是海量,敬我的酒大都被她接了。

    最后又加了两瓶,吴峰今天是破费了,但大家都喝了个尽兴。

    第二天,按照约定,我们驱车前往芭沙乡的远恩寨,同行有吴峰以及他的同事吕雁行。因为昨晚喝酒太多,出发有点晚,所以我们在芭沙镇吃午饭后再向远恩寨进发。

    一小段柏油路之后,进入坑坑洼洼的类似于机耕道的颠簸路面,吕雁行告诉我们,今天要去的这个寨子是全区仅有的几个没有通硬化公路的寨子了,再往前经过几个苗寨后路面更烂更险。

    烟雨氤氲之中,一座座木楼层层叠叠错落在山坡上,谷地之中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晚稻刚刚抽出苗来,真不敢想象,在这崇山峻岭之间,贫瘠的自然环境之中,苗族同胞们为了生存所付出的艰辛。

    20多公里的山路,硬是走了一个半小时。

    吕雁行的父亲在村口小路边等候我们,停好车,步行朝寨子深处走去,经过个路口,发现一大群青壮汉子聚集,原来是一户人家建新房,请了同村的青壮劳力来帮忙,正从山上搬运木材下来,只见一根根剥了皮的树干堆放在路旁。

    这让我们感到欣慰,一来乡村的互助友爱传统仍在,二来他们将要修建的新房舍仍然是传统的苗家木楼,没有破坏寨子的整体格调。要知道现在很多民族村寨都被钢筋水泥入侵,与周围房舍及环境极不协调,谋杀了好多和谐,真是让人倍感无奈。

    见老支书带客人串门,便邀请入座吃饭喝酒,我心里想着早点见神婆,问老支书可不可以不去喝酒吃饭,老支书却说苗家的热情不便拒绝,否则便是瞧不起人。只得跟着进屋,喝了几口土酒才得以脱身。

    神婆住在寨子背后的高处,需爬一段陡坡。唐婉丽因为穿着高跟鞋,有些吃力,我便调侃她也不算个夔城人了,连山都爬不来了,却不料惹恼了她,命令我回到寨口车子上给她把旅游鞋拿来,我真是后悔不叠。

    神婆已经81岁了,身材很瘦小,但还算硬朗,头上包一块土布头巾,正和一小女孩吃饭,见老支书带客人来,便吩咐小女孩倒茶。

    我见那锅里的汤汁墨绿色,散发出一种奇怪的味道,便问叫什么汤,神婆和老支书都不答话,吕雁行笑了,说这汤叫“羊鳖汤”,一般人是吃不来的。

    神婆却拿出几个碗来,要我们尝一点,我试着喝了一口,一种奇怪的苦涩味道,便不敢再吃。

    唐婉丽喝了一口,直接吐了出来。我便问小吕这个汤究竟是什么东西做的,小吕仍然笑而不答。

    讲明来意后,神婆却有些犹豫不决,说都是些迷信,没有什么可了解的,那些年不是因为老支书担待,还差点送了命,现在都没有人敢谈这些东西了。

    我便告诉他,现在政策开放了,国家对民族民间的神秘文化很关注,这不,还专门下达了课题研究,您老尽管放心。

    神婆便看老支书的眼色,老支书点头认可后,神婆才开始介绍起有关蛊的内容:

    “苗家自古都有养蛊放蛊的说法,一般人都认为是迷信,其实是有这回事的。”

    神婆的贵州话说得不错,我们完全能够听懂。

    “所谓蛊,其实就是动物身上的寄生虫,按照动物种类分有蛇蛊、龟蛊、土鳖蛊、鸡蛊、鸭蛊、狗蛊、羊蛊等等。”神婆慢慢地诉说,生怕我们听不懂,我则静静地听,还装模作样的记录。

    “这些虫从动物身上取下来,经过特制的药物和草叶喂养,变得生猛而通人性,这就是养蛊。”神婆年龄虽然老迈,语言却很有逻辑。

    “那放蛊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迫不及待的问。

    “放蛊就是待蛊虫养成后,趁别人不注意,将蛊虫掺入汤水或茶酒中使人喝下,就成了放蛊。”神婆继续侃侃而谈。

    “那蛊虫又是怎样来危害被害人的呢?”我继续追问。

    “在长期的喂养过程中,喂养人和蛊虫之间可以通过咒语来沟通,也就是你们说的心灵感应。”没想到神婆还是个有学问的人,也难怪,在边缘乡村,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