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29、所有人都重生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日子一见,两位观主自认大度,不屑于计较,应下了。

    皇帝直接吩咐下去安排。

    萧函所说的一并都见了,自然不止是见道教来人,还有这些时日来,对她有非议质疑的人。

    省得麻烦了。

    礼部上下忙碌准备,挑选黄道吉日,还有一应举办道教法会的仪式。

    不止皇帝亲自出席,还有京中的达官显贵,文人士子,甚至官眷命妇。

    京中关于这位薛真人的传言就未消停过,但又因为薛真人深居简出,甚少出善清观,唯一接见的客人还是因此残了腿的谢安瑾。其他所能得到的传闻,也无非是皇帝对薛真人的厚爱,又是如何的大动干戈,劳民伤财。更令薛真人显得神秘非凡。

    当他们真正见到薛叶时,都不禁微微一愣。

    虽如他们所知道的一样年轻,但其他的却是大相径庭,的确挑不出任何差错来,这样的神仙人物本就是让人信服的。即便是之前有过不少猜测和非议的人,见到这样的风范气度也会下意识止声。

    因不好打扰炼丹也许久未得一见的皇帝也是微微吃惊,心中对薛叶是仙人高徒的认知更加深信不疑。

    因为那份气质风采与他所梦见的‘仙界’里的仙人别无二致。

    薛真人定然是对仙人所授大道有所领悟。

    众人都以为是讲玄论道,玄诚和云濂两位道人都以准备好了,以他们对薛叶的猜测,派真传弟子上场就够了,但论身份又是这种场合,还需慎重。

    但谁料法会一开始,萧函就道,“今日我只回答三个问题。”

    “天文地理,前尘事,未来事,谁都可以问,我也无所不答。”

    这一句话震惊全场,难道真的有能通晓过去未来之事的人,人们多半是不信的,但萧函真的说出来,有不免有些人动心,试试总无妨。

    但萧函又限制了三个问题。

    谁都知道,这三问中有一问定然归属皇帝的,谁也不敢抢,而法会的另一主角,长春观与无量观的两位道人也是要占一问的,那余下的只有一个问题。

    从怀疑此话的真假,到谁该去问这个问题。人的心态总是转变得很快的。

    有人犹豫不决,多番思量,但也有人果断。

    “这第一问就让老妇先来问吧。”

    见到出言的人,皇帝心中闪过一丝欣慰和安心,不是别人,而是一品诰命康国公老夫人,这位老夫人的一生也是传奇,陪伴老国公半生,荣辱与共不离不弃,老国公去世后也是她一力撑起国公府,对待国公的子嗣无论嫡庶,都一视同仁,用心教养,康国公府满门孝子贤孙,皆在朝中为官。

    无论宗室还是朝臣勋贵都敬重于她,平日生辰,王相公侯诰命都会上门庆贺。

    但最让皇帝满意的是国公老夫人,处事公道,谦卑得体。当年因为德行受先帝赞誉,老夫人也曾经对皇帝有过几月的教养之情,但从未提起或者借此向皇帝要求什么。

    平时忽略了国公老夫人的好,现在倒是想起来了,而且皇帝越想越满意。

    要知道薛真人会在今日回答三问,他才不会浪费让给别人呢。在那话一出就悔之晚矣,更担心会有人提攸关于他的问题,若是谁不知死活的问大梁国祚还有多久,或者他的寿数还有多久,他不能阻止薛真人回答,一旦传出去威胁到的便是他的帝位。

    所以康国公老夫人的出言,在皇帝眼中无异于是救场。以老夫人的处事和品行,必定知道有什么问题该问,什么不该问。

    与他猜想的不差,老夫人没有过问朝堂天下之事,而是问了一件私事。

    “老妇曾丢失了一个女儿,不知道她现在身在何处?”

    这已经是陈年往事了,在场许多朝臣勋贵都不知晓此事。只有一些上了辈分的老人微微叹息,国公老夫人能得老国公敬重不已,还因为当年老国公牵扯进夺嫡站队漩涡,遭遇刺杀,当时便是老夫人舍身相救,甚至还牺牲了幼女,才令老国公得以逃生。

    后来都说那位国公千金要么死于刺客之手,要么葬身于山林野兽腹中了,那么小的人,连尸骨也寻不到了。

    也不知道国公老夫人是不是为了给陛下面子好看,才问了这个问题,毕竟也好答,那位国公千金不在人世已经是众所皆知的事了。

    谁也没有发现,国公老夫人拄着紫檀木拐杖的手微微颤抖,目光似是淡定无波,却紧紧盯着萧函。

    “敢问生辰八字?”

    “建平十二年,三月初九,申时一刻。”国公老夫人不假思索便道了出来。

    她身边的人都知道老夫人多年来也未忘了幼女,每年都会去寺庙道观祈福点长明灯。现在的国公和府中其他子孙也多次安慰,甚至有意寻了样貌与老夫人相似年龄又相仿的少女来,想着陪伴老夫人,以解思女之痛。

    但都被老夫人拒绝了,她也不需要找替身认什么义女,移情到她们身上,对她那可怜得被亲母舍弃牺牲的女儿难道能有半点好处?哪怕她女儿真的早早就夭折了,也不用别人来占据她的位置,无论是名分待遇上的,还是她心里头的位置。

    也许是老了,总还是存着一丝希冀,只是这份希冀还是被掐灭了。

    没有开坛做法,也不见掐指测算,

    萧函仅仅是语气沉静地道了一句,“令女已不在人世了。”

    国公老夫人身子微微一震,但表露在脸上的只有淡淡的失望,似是对这个回答早有预料。

    但谁知听到下一句话响起,“二十七年三月十四天,这是她的寿数,她还有一个女儿,如今十三岁。”

    “她在哪儿?”老夫人脱口问道,也掩饰不住眸间的欢喜与伤痛。

    女儿没有夭折是好事,但至死未曾相见白发人送黑发人,不禁悲喜交加。

    在场的众人也是震惊不已,

    “云州,平南县,赵家村,她眉间有一颗红痣。”

    “多谢薛真人。”国公老夫人颤颤巍巍地躬身行了一礼,萧函也没有闪避。

    国公老夫人谢过薛真人后就向皇帝提出先行离开,

    皇帝也知道她是急着去验证真假,还有去接回很可能是她外孙女的孩子。自然也不会阻拦,甚至还遣了一队侍卫去协助,也是想知道是不是真如薛真人所说。

    尽管事情还没有不知晓真假,但薛真人连寿数,地方,那孩子的长相都能道得出来,再一寻便知道真伪,一般人都已相信了两三成。

    最为震动的还是玄诚云濂等人,这世上难道还真的能有通晓过去未来之事的人。

    抱着这样的态度,等到他们问第二个问题时也就更为慎重。

    他们不似老国公夫人问的私人之事,而是提出了何为修道,何为长生?

    虽是回答玄诚和云濂两位道人,但当场解答也就相当于讲道了。

    萧函既然说了,无论什么人,什么问题她都会作答,也就不会在回答上大打折扣,而是来了一场真正的讲道。

    一开始,两位观主神色越发凝重,感知到了差距,

    在星象,相术、道士、风水预言上都远远胜过了他们。

    真正意犹未尽的人也是,其他人最多是触碰到门槛,他们修道多年,也为不能一窥门径而捶胸顿足。

    萧函讲的东西,其实也就修真界宗门里的基础讲课。但对他们而言,却是一辈子可能都接触不到的道法真意。

    而旁观聆听的皇帝众人,到后面就发觉玄之又玄,晦涩难懂,无法领悟,但不影响他们对薛真人的认知。

    乃真正的道家真人。

    此日后,清源真人之名传遍天下。

    而康国公府和皇帝派遣的人也有了结果,国公府接回了一年岁尚幼的女孩,带回来的还有真正国公千金的骸骨。一切都确认无误,这些都证实了清源真人之言非虚,通晓过去与未来之事。

    可惜的是,那日后薛真人就回到了善清观,闭门不见客。

    连陛下都不能打扰,更别说那些想要一见的勋贵文人了。听闻玄诚道人和云濂道人也留在了京中,等着能再听到薛真人的讲道。

    京中议论纷纷,也有不少人暗恨自己晚了一步错过了这样一次大好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补昨天的

    今晚还有一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