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试着分析(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成均没有在这段话里加上“可能”两个字,以我多年对他的了解,我明白,那是因为——他必然已经找到了、他认为的不可能不是的理由。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居士一词最早见于《礼记》玉藻篇‘居士锦带’一语,那是指的为道为艺的处士;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因此,说李白为道家也可。”李成均说道:“至于李白和道家之间具体的故事,不用我多说,我想杜哥你自然是知道。”

    李成均这段话,显然是抬举我,对于李白的事情,此刻、他恐怕知道的比我还多,但他说李白跟道家的这些故事,我确实也略知一二......(我说自己略知一二,并不是我谦虚,而是因为这些都是我之前在网上看到的)

    “盛唐是一个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时代。唐朝奉老子为始祖,尊崇道教,使其得到空前发展。到唐玄宗时,尊老子为玄元皇帝,令天下州郡立庙祭祀,更设立崇玄馆,《老子》等道家学说均被奉为‘真经’,道教在唐朝达到了隆盛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极力推崇,道教大盛,蜀中青城山、鹤鸣山等都为道教圣地,有很多著名道士,如赵仙浦、王仙卿等。因此,对李白求仙学道影响重大。在蜀中,他奠定了神仙道教信仰的基础,并初步形成了他的自我仙人意识。”我说道。

    李成均点了点头。

    “早年的李白即开始追慕神仙方术,其《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云:‘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所谓‘六甲’当为道教术数一类的书籍,他在《凤笙篇》诗中说‘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其《感兴八首》也说‘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吟松风,泛瑟窥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炼金骨’,就是炼丹。由此看来,李白十五岁就有了较深的道教信仰。”我接着说道。

    李成均继续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李白20岁时接受了道教的灌顶仪式,正式成为了一名小道士。他写道‘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扶我顶,结发受长生。’他受的‘长生’,是指道教的‘长生箓’,只有虔诚的入道者方可获得”。我继续说道。

    “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乘船沿长江东下,穿三峡,过荆门,抵江陵。那时的李白英姿勃发,心如诗行一般轻快,更喜的是,他在江陵与茅山宗传人、年近八十的高道司马承祯不期而遇。司马承祯不仅道行深厚,而且文采飞扬,出口成章,诗文飘逸如仙。称赞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这是道家最高的褒奖语,李白一听十分兴奋,当即写就《大鹏遇稀有鸟赋》一诗,以‘大鹏’自比,以‘稀有鸟’比司马承祯,抒发自己大鹏展翅的宏大志向。这是李白的第一篇成名大作,自江陵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数日后,司马承祯与李白辞别,去往天台山。至此,他与李白再也未能相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