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3章 大结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钢铁厂等及机械厂。至崇祯十五年八月份,北京城通电!杨煜又将炼油技术教会皇家,此后北直隶一带的供油就全由皇家供应,给皇家开了一条可观的收入。

    只要内燃机不断增多,皇家的财富就会因为炼油一项,不断的增加。

    杨煜的机械厂又在这一年开发了不少农业机械,大大的降低了农民种地的工作量。钱庄也开到了京城,贷款给农户购买农机。

    国朝形势慢慢的在好转。

    土地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依旧兼并严重,没耕地的农民大有人在。

    杨煜当然知道均田地是一个策略,但在政策不好实施,而且监于此时国情也不好风厉雷行。杨煜比较钟情于昔年孙承宗的策略,往东建一地守一地的策略。

    杨煜手下有十余万饥兵,又收拢了近两万逃难到京城的饥民。仗着自己的军威,带着这十几万饥兵饥民出发河套一带,带人垦荒,自西北,东北往东开垦。

    大量的农业机械开到,杨煜一面令人修路,一面开垦,只要参加垦荒的人每人分五亩地,开垦期间,霹雳军提供食宿,领到田地之人交纳十税一的税额。至于耕种期间的生活费用,由钱庄贷款支持。于是,竟引来国内巨量的难民前来参加开垦。

    蒙古人及满清的军队没法阻止杨煜的开垦,但他们又缺乏日常生活物资,纷纷恳请杨煜开启互市,兑换各自产出。杨煜正中下怀,于前线一下开了十个农牧市场,让商人以粮食,丝绸,麻布,盐,茶叶等货物跟游牧民族交换马匹,牛,羊及各各种牲口。杨煜坐收十税二的份额。

    崇祯十六年四月,皇帝封杨煜为太子少师,让太子跟杨煜学习恪物之道。自此,杨煜身后就有一个身着明黄服饰的少年跟着。杨煜不厌其烦的教导他火器和机械知识。朱慈烺本就对杨煜佩服无比,学习得很认真很快,不过,这还不算,杨煜还是让他到各个工厂里面实习了两年。

    崇祯二十年,随着霹雳军带着大量无地可耕的难民一路开垦。已经将半个蒙古地区开垦出来,自西北、东北至东已连成一体!在这五年内,杨煜令杨海部时不时的与满清搞点摩擦,满清不胜其烦,一路往长白山退去。杨海因将杨煜一手打赢了仗就索要战争赔款,学得炉火纯青,害得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头痛无比,赔也难,不赔更难。短短几年间,就弄得个满清王朝丢地破财。昔年在崇祯皇帝身上穿的补钉衣服,很神奇的出现到了满清皇族身上。

    五年来,杨煜领能难民开发的新地,到了崇祯二十年,税收竟占了国朝的百分之八十!崇祯认真的看了各种数据,终于忍无可忍,下旨全国土地都要按新地的十税一征收!

    这旨一下,就苦了天下间官僚大户。原因无他,黄河以南的土地荒废太多了,很多佃户,百姓慕杨煜之名,都跑去开垦了。大户大量的土地没人耕种,丢荒成片。本来丢荒就丢荒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麻烦的是,只要是你名下的土地就得纳税,这就要老命了!于是不到两年间,又有大量的土地回到了朝廷手里。崇祯很清楚,只要国朝安定,不出十年,就有大量的人口诞生,这些新生的人口也要土地养活。

    因所有税务都定在了十税一,南方更是已经资本主义萌芽,商税也占了不少份额,国朝前所未有的达到了一年四千万的税额!

    杨煜看得清楚,知道自己到了功成身退时候。于崇祯二十二年,上奏请辞,远居海外。

    崇祯虽有不舍,奈何也清楚杨煜这几年搞新政得罪了大量官僚地主,也不希望他辛苦多年没得善终。万般无奈之下,同意了他的奏请。

    时杨煜的航海铁船已生产出三十六艘,杨煜拿到皇帝的批示,带着老毕及一众堂兄堂弟和半数以上的霹雳军开船出海。把占据台湾多年的荷兰红毛鬼打跑,定居台湾。

    (全文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