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6章 多线用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长安城这段时间,屡屡有兵马调动。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以为都是在为攻打南诏而准备。

    后面发现一队队的兵马的去向完全不同,大家才意识到了情况似乎不对劲。

    “大郎,吐蕃国现在老老实实的,你去安排人马对付他们干什么?就吐蕃国的那些领土,我们就是攻打下来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啊?”

    郑观音作为皇太后,虽然很多时候都是不会干涉朝政,但是并不表示她不关心朝政。

    “阿娘,您说的有道理,占据吐蕃国,从经济上来说,确实比较难看到直接的效果。

    但是我们要反过来想,因为吐蕃国的存在,因为吐蕃国未来可能给大唐带来的伤害,我们会损失什么?

    一些商家去青海城附近发展的时候,是不是会有很多的顾虑?是不是会影响青海城附近的经济发展?

    那边如今是我大唐精盐最大的生产地点,这里面蕴含了巨大的利益,吐蕃国看了肯定会眼红。

    朕有信心自己在位的时候,让吐蕃国没有办法占据我们大唐的便宜。

    但是子孙后代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所以朕不能把问题留给子孙后代,要在朕的手中把这些问题都给解决了。”

    李承宗倒也不是非得跟郑观音争执什么,而是想要让自己娘亲能够理解自己的做法。

    毕竟,郑观音会有这个困惑,就代表着其他一些人也是有类似的问题的。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好好的检讨一下。

    “可是我听说吐蕃国那边的情况跟其他地方都不同,我们大唐的将士进入了吐蕃国之后,水土不服的情况非常的严重。

    很多人直接就变得浑身无力,不仅没有办法作战,甚至连性命都有危险。

    有人说这是因为吐蕃国有天神的保佑。”

    郑观音的这个说法,也算是很多文臣武将担心的一点。

    耗费财力物力,结果却是打不赢,这个结果绝对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阿娘您对吐蕃国的情况还是挺了解的嘛。这个事情朕也是知道的。

    确实,就像您说的一样,许多唐人去到了吐蕃国之后,都会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越是身体强壮的人,这方面的影响越是明显。

    渭水书院医学院和物理学院如今正在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联合研究。

    从目前还没有公布的研究结果来看,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种高原反应。

    通过《渭水周刊》和《大唐报》上的一些内容,我们已经有很多人都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四周是有空气的。

    而人体呼吸的时候是需要消耗掉空气之中的氧气的。

    根据渭水书院的研究,在高原上面,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要明显的低于平原。

    一直生活在那里的人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生活在平原的人去到这些地方之后,就会出现不适。

    阿娘您刚说的那些问题,其实就是这种不适的反应,渭水书院内部把它叫做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虽然会对大军出征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高原反应并不是不可以缓解的。

    一方面,服用一些药物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原反应,另外一方面,提前让将士们在高原上进行适应性的生活,也能大大的缓解高原反应。

    基本上,经过了适应性训练之后,只会有非常少部分的将士还是没有办法适应高原上的生活。

    这么一来,吐蕃国赖以生存的屏障,对我们大唐来说就不存在了。

    结合我们新式火器,灭掉吐蕃国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

    李承宗很是认真的给郑观音解释了一下吐蕃国相关的事情。

    反正这方面的内容在将来的《大唐报》和《渭水周刊》上面也都是会发表的。

    “当真如此?”

    虽然李承宗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但是郑观音却是觉得接受起来有点困难。

    “那是自然!阿娘,您什么时候看过朕打没有准备的仗?”

    “可是哪怕是顺利的把吐蕃国给征服了,我们想要统治这片荒无人烟的区域,也是很困难的。”

    郑观音又提到了另外的一个困难。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的疆域没有非常大幅度的进一步扩张,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四周的领土有点没有价值。

    至少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阿娘您说的问题,固然是存在的。不过,通过推进道教和佛教在高原上的传播,再通过商业和移民手段的配合。

    另外再让捕奴队好好的活动一番,吐蕃国的统治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

    除此之外,通过吐蕃国,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进入到天竺。

    跟吐蕃国不同,天竺的价值可就高很多了。

    不管是发展商业贸易,还是进一步的占领天竺的领土,都是值得期待的。”

    李承宗这么一说,郑观音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想到大唐西域还有不少的番邦属国,她心中仍然有不少的担忧。

    “大郎,南诏国你已经安排薛万彻出兵了,吐蕃国你也让冯立去对付他们。

    我听说你也准备在西域用兵,要在西域设立西域道?”

    中原王朝对于西域的征服行动,那是持续了上千年的事情。

    来来回回的,有成功的时候,也有失败的时候。

    西域的情况很复杂,这基本上是大家公认的。

    “阿娘,丝绸之路的重要性,西域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对于征服西域,朝中上下的目标是一致的。

    以前,也存在西域征服之后统治困难的问题,很多百姓不愿意去西域。

    其实大家对于西域的认知也是非常贵乏的。

    通过渭水书院的研究,西域的有些地方,其实水土非常的肥沃,很是适合种植一些农作物。

    像是棉花,如今每年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占据了大量的耕地。

    而西域有些地方是非常适合种植棉花的,朕准备将来在西域大规模的推广棉花的种植。

    除此之外,西域还有一些水果也是长得非常好,如今长安城里头已经开始出现了水果罐头。

    这个产业在西域也是非常有前途的。

    将来大唐的铁路能够一直修建到肃州,然后再在肃州修建水泥道路进入到西域,朝廷对于西域的掌控能力,必定是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局面之中。”

    既然说开了,李承宗就准备好好的跟郑观音聊一聊。

    省的她总是担心。

    接下来,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