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序章 宿命之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序章宿命之敌

    这是一片辽阔的大陆,众多的部族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也孕育了众多的文明,经过近千年的发展这些文明越加发达,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这个矛盾扩大到部族之间就是战争,以各种理由各种名义而发起的战争,但就其根本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更多的生存空间和资源。战争是一只极具破坏力的猛兽,被人们自己放了出来,战争的猛兽一出牢笼就亮出尖牙利齿,开始吞噬着人的生命和鲜血。但战争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更锋利的武器制作出来,更有效的作战方式被总结出来,各种理论思想学术方法被总结出来。一个个弱小的部族被吞并,一个个新的国家建立起来,又被其他国家消灭。周而复始。又一个千年之后这片大陆上出现了第一个强大的帝国大秦。大秦的疆域极其辽阔,占据了这片大陆三分之二的面积,北至草原之边南临大海之滨,东到雪山脚下,西接大漠戈壁。强盛的大秦帝国如一座巨大的山峰伫立在大陆中央,周边所剩不多的小国,为了生存只得向大秦称臣纳贡,愿意不愿意的都依附到大秦的羽翼之下,苟延残喘。但是冥冥之中放佛有一只巨手在操纵人世间的一切。强盛的大秦威震天下,兵锋所指无不望风披靡,但是在大秦北方的草原上却有着一只游牧部落组成的联盟,这个联盟最初是松散的,并未引起大秦的重视,但这个联盟中的每个男丁都是天生的战士,是最彪悍勇猛的骑兵。他们来去如风,屡次突破大秦重兵防守的北部边疆,冲进大秦腹地,抢夺财物掠夺人口。然后迅速消失返回草原。大秦屡次重兵征讨草原部落联盟,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十几年之后,又会有潮水般的草原骑兵杀来,就这样不断重复着草原骑兵进攻,大秦征讨,草原骑兵后退再卷土重来的战争大戏。相对于大秦草原部落联盟是弱小的,就像狮子头上的一只蚊子,大象脚边的一只老鼠,但是狮子再勇猛也消灭不了一直吸自己血的蚊子,大象再有力也害怕小小的老鼠。物竞天择,上苍就是这样公平,他塑造了大秦这样的强者,就必会安排一个对手,哪怕这个对手开始是弱小的,但是这个对手一定会逐渐成长的,直至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可怕的对手。草原部落联盟就是这样一个对手,他们一次次的与大秦周旋,起初是为了生存,其后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就是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土地、人口等等。当百年之后这个部落联盟出现了一位杰出人物曾丹可汗之后,当他依靠武力统一草原各部在草原深部的查干塔拉湖畔,温都儿山脚下建起金色王帐,竖起狼旗大纛的时刻,当曾丹可汗骑着骏马立在金帐外向着草原各部宣布这天下不仅是大秦一家之天下,也应有我天狼子孙一席之地的时刻,当曾丹可汗抽出弯刀指向大秦国都的方向的时刻,大秦或者说包括大秦之后的中原王朝宿命中的真正的死敌来了。

    此时的大秦已不再将草原各部看作疥癣之疾了,因为原来看似一群抢食的野狗般的各部已经整合在一起,变成了一群嗜血的饿狼,在曾丹可汗这只头狼的带领下杀向大秦。这时大秦在真正重视这个对手,在大秦的官方文件中给草原部族正式确定了一个名称:北戎。在民间北戎被称作北虏、疯狼、吃人狼等。而在北戎高层虽然承认大秦对自己称呼,但是他们更愿意称呼自己的部族为天狼族,因为在族内世代相传的传说里他们都是天狼的子孙。所以在曾丹可汗成为部族共主的时候,地位尊崇的大祭司通过祭祀天地和天狼之神后,为曾丹可汗起的封号就是:天狼之子草原之王曾丹大可汗。曾丹可汗是天狼族第一位共主,第一位大可汗。也是一位杰出的王者,他一手缔造了威震天下的天狼铁骑、金狼王骑。初步建立了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和管理制度,他将草原狼群狩猎时的方式运用到对大秦的作战之中,总的思想就是:四面骚扰,优势突破,集小胜为大胜。有利就打,无利就走。这一策略在与大秦交锋的初期非常管用,大秦人口众多,兵坚甲利,国力雄厚,还不是刚刚统一的的天狼族所能够抗衡的。好在草原广阔,有很大的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可以做到避其锋芒,击其软肋。相反大秦虽然兵锋锐利,但是所需耗费太大,屡次和天狼族的交锋中虽然胜多败少,但是往往缴获寥寥无几,按照俗话说就是跟天狼族打仗就是个赔本买卖。就算打下了不小的一片草原,还要派重兵守卫起来,耗费更大,草原上除了能放牧牛羊之外就没有别的收入,以农耕为主的大秦高层也考虑过移民草原垦荒种地,但光是天狼族骑兵的骚扰就无法应对,因此移民之计胎死腹中。无奈只得收缩防线,建立戍堡做为预警线,距此百里依托山势或是筑城建立第二道防线,再在国境线上建立第三道防线。靡费之巨以天文数字计。大秦帝国岁入的一多半都用在这三道防线的建立维护上。再加上派遣重兵驻守,征调各地青壮戍边,又加重了国内百姓的负担。在大秦看来北戎这只卧在榻旁的饿狼已经成了心腹大患,大秦无时无刻不想除掉这只饿狼。

    世事无常,就在曾丹可汗带领下北戎日渐强大的时刻,大秦三世皇帝即位,这位秦三世皇帝陛下倒也是个英雄人物,立志消灭北戎解除百年之患。在位三十年间耗费国帑巨万组织十次北伐,最后大秦和北戎在北仑河河套大平原的狼山之前展开大决战,大秦三十万精锐对阵北戎二十万铁骑,只杀得天地变色日月无光,尸横遍野,血流漂杵。最终大秦将北戎铁骑击败,以阵亡二十余万的代价,终于将北戎视为粮仓和牧马之地的北仑河河套大平原收入囊中。此战是大秦百年来与北戎对抗中的空前大捷,为纪念狼山大捷,秦三世令人在狼山之巅刻立石碑上书:大秦帝国击败北虏之地,此为大秦永属疆域,敢言犯者必灭之。一时间大秦武威震慑天下。秦三世也以盖世功业走上了人生的荣耀的巅峰。

    此战北戎曾丹可汗身受重伤只带领千余骑逃回温都儿山王庭,一路颠簸伤势加重,强撑着回到王庭金帐,把大祭司可汗妃以及剩余的北戎高层叫到跟前,把可汗金杖和封号传给长子巴登,最后用弯刀指着狼山高呼夺回河套,吐血而亡。继任巴登可汗手捧父亲的弯刀,祭告天地和天狼神,发誓夺回河套马踏秦都,此生与大秦不死不休。巴登可汗继承了曾丹可汗的勇武和谋略,没有立即向大秦发起进攻,而是并发草原各部兼并弱小壮大自己。对大秦做出了恭顺姿态,送给大秦大批的牛羊马匹,并贿赂大秦各级官员,这些姿态和动作起到了作用,自信心极度膨胀的秦三世没有听从老国相的建议,斩杀前来秦都纳贡称臣的巴登可汗,反而封其为镇边将军北戎大都护,仍旧让巴登可汗执掌北方草原军政大事,并准许北戎与大秦互市。望着御座上挥斥方酋的秦三世,老国相气急攻心,当着秦三世的面将圣旨摔在地上大呼:竖子不足与谋。随后当场气绝身亡。秦三世此举无疑于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好在秦三世没有糊涂到归还北仑河套给巴登可汗,巴登可汗返回草原后励精图治表面恭顺,暗中积蓄力量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在大秦的心口插上一刀。

    秦三世正处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加上辅佐三代帝王视为相父的老国相也气死了,刚愎自用的性格显现出来,逐渐的贤臣良将都被他派往各地,身边只剩阿谀奉承之徒,溜须拍马之辈。贪腐之人遍布朝野,贪官恶吏横行民间,百姓赋税日趋加重,一时间大秦帝国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活不下去的百姓揭竿而起,大秦帝国瞬间烽火遍地,曾经锐不可挡的大秦军此时四处救火,挽救危局。可是灭了一处又出现十处,大秦军队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再没有了往昔的威势,毕竟镇压国内百姓不同于抵御外族侵略,民心已散,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