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龙鼎传说,五行克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到人间,为祸苍生。

    上古奇书《山海经》中有记载,传说水神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这场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告终。而失败后的共工怒气难平,一气之下撞断承天柱‘不周山’。

    不周山上接天河,山体塌陷。天空裂开一道洞口,无尽天河水顺着洞口流淌出来。在人间形成洪水。虽然女娲娘娘及时采用五彩石补天,堵住天河,但无奈地下洪水已经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统领天下苍生的尧帝找人治水。其手下推举出来鲧这个人。可是鲧治水九年毫无成效,到舜帝承位之时,洪水依旧到处肆虐。

    舜帝承位之后。探查鲧治水不成缘由,最后竟发现鲧和这场大洪水的罪魁祸首共工关系密切。不是洪水治理不好,而是治水者根本没有全力以赴。

    舜帝一怒之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治理,先后将共工、欢兜、三苗和鲧这四大为祸苍生的罪人抓捕流放,史称‘治四罪’。

    四罪治理完毕,舜帝又指派鲧的儿子禹去治理洪水。

    按理说,共工被治罪,洪水的问题应该可以很快解决。可是大禹治水的时候依旧困难重重,这些困难就来自共工手下的那五龙。

    五龙一直都是受水神共工管制的,地下洪水泛滥其实大部分都是五龙在兴风作浪。禹发现其中关键之后,带兵出征,讨伐五龙。先后制服青龙、金龙、白龙、应龙,并将这四龙收归到自己麾下,协助治水。

    这一下,地下的洪水灾害才渐渐平息。

    只是完事无绝对,五龙中最后一条蛟龙狡猾多变,不像其他四龙那样暴漏在外,而是隐藏自己,经常在禹不常出现的兴风作浪。

    禹穷极一生,最后都没有抓住蛟龙。临终之际,他想出一条计策,让自己的儿子启收集九州大地的青铜,明面上说是要铸造九鼎以显示九州安定,其实是将禹快要死去的消息散播出去,勾引蛟龙上当。

    而蛟龙果然上当,就在九鼎铸造成功的那一天,蛟龙突然来到铸鼎之处,卷起滔滔江水,准备把九鼎淹没,让禹最后所要做的这件事情功亏一篑。

    可是蛟龙刚一露面,就被禹早就布置下的天罗地网给抓住。随后,禹命人取九鼎中的一鼎将蛟龙镇压,深埋地底。

    到这里,夙愿达成,禹安然升天。

    这便是关于金鼎镇龙的传说,从古至今已经流传了数千年。

    只是,一鼎镇压蛟龙却并非长久之事,且不说蛟龙自己努力去破除封印,自古以来许多心怀不轨之人更是想尽办法找到要找到蛟龙和镇压蛟龙的禹王鼎,一旦让这些人得手,不知道又要惹起多大的祸端。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就有许多能人异士自发去保护禹王九鼎,并且散播出去各种假消息,隐藏禹王九鼎的真实所在,也掩盖到底哪一方禹王鼎下镇压了蛟龙的事实。

    我袁家先祖袁天罡,就是这些能人异士中的一位。

    袁天罡祖先经历隋唐两代,见证唐朝开国建业,发现唐高祖李渊当年起义反隋的时候曾借助了些许真龙之力。

    为了查清楚这丝真龙之力的来源,袁天罡祖先亲自来到李渊最初起义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平原县,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了这座留有禹王治水足迹的小城禹城。

    在这座城市的地下,袁天罡先祖终于真正发现了一方禹王鼎。

    这方禹王鼎下面是不是真的镇压着蛟龙,袁天罡祖师不曾提起,只是在我袁家祖训上写到,禹王鼎关乎九州大地安危,切不可轻易移动。

    而为了不让心存歹念的人发现禹王鼎,袁天罡祖先便在埋藏禹王鼎的地方布下了一处五行克制阵法。

    禹王鼎乃青铜所制,属金。袁天罡祖师,便引来地下流火负压在铜鼎上方,以火克金。引动流火之后,为防止这流火窜出地表失去效用,天罡祖师又开挖一条地下暗河,引流水到流火之上,以水克火。水上是广袤大地,这又是以土克水。地上种树,又算是以木克土。

    这种下的树,以三课原本就有的古槐树为基点种植。

    三棵古槐如同铜鼎三足,广袤土地如同铜鼎鼎身,流水、流火交叉而流如同铜鼎双耳。

    整个构造就像是个倒扣下去的三足圆鼎,而真正的禹王鼎就被扣在鼎口内,就如同禹王鼎倒扣下去,镇压蛟龙一样。

    如此五行克制完全,固若金汤,便再也没有人可以探查清楚禹王鼎的具体所在位置。”

    袁天罡祖先经历隋唐两代,见证唐朝开国建业,发现唐高祖李渊当年起义反隋的时候曾借助了些许真龙之力。

    为了查清楚这丝真龙之力的来源,袁天罡祖先亲自来到李渊最初起义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平原县,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了这座留有禹王治水足迹的小城禹城。

    在这座城市的地下,袁天罡先祖终于真正发现了一方禹王鼎。

    这方禹王鼎下面是不是真的镇压着蛟龙,袁天罡祖师不曾提起,只是在我袁家祖训上写到,禹王鼎关乎九州大地安危,切不可轻易移动。

    而为了不让心存歹念的人发现禹王鼎,袁天罡祖先便在埋藏禹王鼎的地方布下了一处五行克制阵法。

    禹王鼎乃青铜所制,属金。袁天罡祖师,便引来地下流火负压在铜鼎上方,以火克金。引动流火之后,为防止这流火窜出地表失去效用,天罡祖师又开挖一条地下暗河,引流水到流火之上,以水克火。水上是广袤大地,这又是以土克水。地上种树,又算是以木克土。

    这种下的树,以三课原本就有的古槐树为基点种植。

    三棵古槐如同铜鼎三足,广袤土地如同铜鼎鼎身,流水、流火交叉而流如同铜鼎双耳。

    整个构造就像是个倒扣下去的三足圆鼎,而真正的禹王鼎就被扣在鼎口内,就如同禹王鼎倒扣下去,镇压蛟龙一样。

    如此五行克制完全,固若金汤,便再也没有人可以探查清楚禹王鼎的具体所在位置。”(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